澳门科技大学李良教授应邀访问闽都创新实验室

时间:2023-03-27 字体【 | |

        3月24日,澳门科技大学材料与工程研究院李良教授应邀访问闽都创新实验室,并作了题为“超稳定量子点的合成及LED器件”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李良教授首先介绍了钙钛矿量子点的研究背景,并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针对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的研究瓶颈所发展的改性技术,包括自钝化/强迫钝化的金属氧化物包覆技术、氧化物/氟化物表面处理技术等,尤其是原创性地发展了一种高温固相(>500 ℃)限域合成量子点的新方法,利用分子筛的孔道限域生长CsPbBr3纳米晶,同时高温诱导分子筛孔道坍塌形成致密的SiO2,实现了钙钛矿量子点陶瓷级别的致密包覆,将量子点“on chip”点亮寿命逐步从 10 小时级别提升到 1000 小时级别,提升了高温固态法合成量子点的荧光效率、峰位置、“热猝灭”性等性能。针对高温固态法合成的陶瓷包覆量子点复合物颗粒尺寸较大、不易分散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可控烧结工艺,成功制备出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的陶瓷包覆量子点纳米球,并通过光刻工艺制备出适合Micro-LED应用的红、绿像素点阵列。报告结束后,李良教授与实验室、福建物构所和福州大学的相关科研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 
        李良现任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6-2011年先后在法国原子能总署、加州大学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2012年在美国荧光材料公司Intematix. Co.担任Senior Scientist。2013年7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22年8月以“镜海学者”高端人才计划加入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半导体纳米晶(量子点)的合成和相关光电器件制备。目前在Nature Photonic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百余篇论文,被引用近万次。已获欧盟授权专利 2 件、美国专利 2 件、中国授权专利 31件,其中多项专利实现产业化,曾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先进个人。

报告合影

(李阳团队、科技发展部联合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