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诊疗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光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对光学诊疗剂的诊断和治疗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无机长余辉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子储存和释放机制,在激发光停止激发后仍然能够持续发光,这种持续发光也被称为余辉。无机长余辉材料的余辉发射特性使它们在疾病诊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是光学诊疗应用的理想候选者。实验室张云团队对无机长余辉材料及其诊疗应用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综述。论文首先介绍了光学诊疗剂的发展现状、无机长余辉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其作为光学诊疗剂的特点。然后,从诊疗应用的角度介绍了无机长余辉材料的设计原则,包括基质、激活剂、陷阱调控和余辉发光机理。论文重点讨论了诊疗应用中无机长余辉材料的余辉性能调控策略,包括余辉发射效率/发射波长、余辉激发效率/激发波长的调控和优化。回顾了无机长余辉材料合成和形貌控制的最新进展,包括微米级/纳米级无机长余辉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形貌控制策略,并给出了特定诊疗应用场景中的选择依据。然后,论文从高温煅烧和水相合成的角度介绍了无机长余辉材料的表面工程策略。接下来,论文介绍了无机长余辉材料的生物成像应用,包括成像方法、成像设备、成像特点以及成像应用的最新进展。论文进一步回顾了无机长余辉材料在治疗中的应用,包括治疗原理、作为纳米光源介导的光动力疗法以及长余辉成像指导的治疗。在生物传感方面,论文介绍了基于无机长余辉材料的生物传感原理、基于长余辉的生物传感应用以及基于余辉共振能量转移的生物传感应用。在生物安全性评估方面,论文全面介绍了无机长余辉材料在体外和体内的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包括细胞毒性、细胞摄取、生物降解、体内分布、代谢和体内毒性。最后,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前景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建议。
相关工作以“Inorganic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Materials: Emerging Optical Theranostic Agent”为题发表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上,史俊朋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湖南大学袁荃教授和实验室张云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闽都创新实验室自主部署项目和中科院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matsci.2024.101246
(张云团队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